又到了“小编探班记”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走近的是《梅花簪》的作曲编腔朱绍玉及配器王天赐。想必大家对《梅花簪》的音乐效果已经非常感兴趣了,就让我们感受一下《梅花簪》音乐的魅力吧!

戏曲的发展一方面靠文学剧本的支撑,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戏曲音乐的艺术力量。民间有句老话:“无腔无调不成戏”,可见音乐之于戏曲的重要性。
小编探班记
音乐篇

朱绍玉——《梅花簪》作曲编腔
国家一级作曲。著有《朱绍玉音乐作品集》等书。1976—1979年,在云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获奖众多,仅文华奖就有五六个之多。《丹青魂》《天鹅宴》《山花》《香江泪》《夏王悲歌》《圣洁心灵孔繁森》等剧目的音乐设计都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
对于《梅花簪》的音乐特点,他说:
这部戏是以文戏为主,戏中的音乐唱腔非常重要。音乐方面,这部戏有三个主题,梅花格格、李良川及多罗的主题。这三个主题截然不同。梅花的主题是优美的、女性的,旋律比较流畅;李良川的主题阳刚有力度,与梅花形成对比;而多罗的主题是比较“怪”的。三个主题在全戏的音乐铺展中有强烈的对比,不像通常的戏曲那样一曲多用、一曲百用,而是一曲专用,来凸显角色的性格。这三个音乐主题都是为三个主角量身打造。
对于《梅花簪》的声腔,朱绍玉老师进行了大胆革新,他说:
在剧中梅花格格见到父亲书桌上的圣旨那一幕在声腔上做了很大的改革。这场戏整个是用四平调,一上场,梅花格格怀着对李良川挂念的心情,唱着四平调,这个四平调属于正规的四平调。上场后,她发现父亲桌子上的圣旨批复说如果李良川不降,要坑杀全城。这时候就出现了一段四平调快二六。四平调快二六在京剧音乐史上是没有的,是新创的声腔。接着,梅花格格越看越紧张,感觉要去告诉李良川这件事,音乐中会出现一个四平调的快板,这也是在四平调上没有的。这两个板式在中国的戏曲史上是第一次出现。

王天赐——《梅花簪》配器
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作曲。代表作有:京剧《瑞蚨祥》、《建安轶事》(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化大奖);琼剧《海瑞》(第十二届戏剧节金奖、作曲单项奖);晋剧《王家大院》、闽剧《林则徐与王鼎》、昆曲《怜相伴》、京剧《在路上》、《党的女儿》、《狼牙山》、《辛追》、《楚汉春秋》等。曾在北京电视台“第六届北京电影节”开幕式、“2017新年戏曲晚会”等晚会中担任作曲、编曲之职。

据王天赐老师介绍,这部戏的乐器是京剧乐队与民族管弦乐队结合在一起。《梅花簪》故事发生在清初,整体风格是淡雅的,所以运用了古筝、箫和琵琶这些乐器。古筝的音色幽雅含蓄,琵琶的音色清脆亮丽,适合用来表现女性的柔美,在梅花格格的唱腔音乐中用得比较多。
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区发音深沉,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与李良川潇洒而柔情的形象非常契合。
正如朱绍玉老师所说:一个剧团想要有生命,必须要抓创作。艺术要想有生命,必须创新。要保住京剧的根。《梅花簪》在音乐方面和演员方面始终保持着有京剧的根。就是说让人感到既传统又有新意。光传统了,看着很老,也不行,要发展。就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是京剧发展的方向。
小编探班记还将继续更新,敬请期待!
文/李朝辉 徐倩 易晓东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